首 页 工作动态 投资融资 改革开放 区域经济
站内搜索:
  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区域经济 >
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_吉林经济
     
时间: 2022-06-30 09:29 来源: 字体显示:
.TRS_Editor P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DIV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TD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TH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SPAN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FONT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UL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LI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.TRS_Editor A{line-height:1.8;font-family:宋体;font-size:10.5pt;}
  吉林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,按照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,以促进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,紧紧围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,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国家战略为核心,突出吉林省中部崛起,形成产业集聚、人口集聚,带动吉林省东、西两翼快速发展。

 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。按照东、中、西部的经济区划,近年来提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,尤其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,吉林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,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,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,改革开放力度逐步加大,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,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,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。2002-2012年间,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.5%,十年间,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级财政收入从2000亿元、100亿元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跨上万亿元、千亿元台阶,吉林省已成为全国发展速度较快、效益较好、活力较强的地区之一。中部发展较快,市州差距有缩小趋势, 2012年中部地区GDP占全省的65.85%,东西部地区GDP分别占全省的17.18%16.98%,中部优势明显。县域经济实力有所增强,随着吉林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,县域经济已经逐步形成众多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。县域经济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%,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2-3个百分点,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。吉林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调整结构、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,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效,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。到2012年,全省城镇总人口达到1476.96万人,城镇化率达到53.70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13个百分点,居全国第12位。开发区已经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,成为新兴产业集聚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。2012年,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11家,其中国家级开发区8个,省级以上开发区68个,工业集中区40个。各级各类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5亿元,占全省GDP63.70%

 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,主要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发展仍相对落后,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%左右,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,在东北三省也是总量最小的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。但吉林省中心城市在全国的竞争力不强,2012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中长春居第27位,GDP总量分别只有广州、成都和沈阳的33.3%55.4%67.3%,规模较小,存在集聚大于辐射的情况,抑制了经济要素向周边地区扩散。落后地区与长春等发达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,进一步引起区域发展不协调。同时,吉林省区域发展战略也存在连续性不强、战略间关联性不强、实施规划落后不力等问题。 

     
     
【加入收藏】   【打印此文】  【关闭窗口】

主办:吉林经济园区管理委员会

www.syshihua.com 网站地图